NT$1950
/1755
1本書除了介紹傳統微生物鑑定方法外,亦介紹最新的MALDI-TOF MS、顯色瓊脂培養基、即時PCR、16S rRNA定序及晶片等之原理及診斷技術。
2本書特別介紹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及台灣國健署公布的產前檢查B群鏈球菌(GBS)改良檢測流程,也就是應用GBS檢體輸送增菌培養管配合姊妹培養基(β/γ GBS Detection Agar/GBS Carrot Agar)的移種,可增加GBS分離率10.7%(改良方法為27.2% vs.公告方法為16.5%),縮短報告時間、降低成本以及提供操作的簡易性。
3本書特別介紹分枝桿菌的晶片診斷、正確的抗酸性染色抹片製作及非結核分枝桿菌(NTM)的精選大管肉湯稀釋方法藥敏試驗技術。
4蒐集國內外專家有關評估MALDI-TOF MS應用於各種臨床病原菌(腸內菌、葡萄糖非發酵性菌、退伍軍人菌、酵母菌、不常見革蘭氏陰性桿菌及厭氧菌)的優缺點,讓使用者瞭解其等的應用限制以及需要追加試驗的項目,本書特別在有關章節提供各類病原菌的菌落特徵、顯微鏡底下形態以及簡單的生化試驗或血清學試驗作為MALDI-TOF MS菌種鑑定後的確認。
5檢驗室若採用套組或自動化儀器進行微生物鑑定,由於其所涵蓋的菌種並不完整,因此,不能取代正統的生化鑑定方法,尤其在酵母菌、厭氧菌、葡萄糖非發酵性菌及一些少見的菌種,本書特別提供鏡檢特徵、菌落特徵及特殊生化試驗項目供作菌種鑑定後的確認。
6顯色瓊脂培養基(Chromogenic agar)的設計對許多常見的病原菌及院內感染抗藥性菌株更能作為初步偵測的工具,尤其在尿液培養的應用,更能縮短鑑定時間及減少檢驗室的人力、物力。最近用於艱難梭菌(CHROMagar C. difficile)及STEC與STEC O104產毒性大腸桿菌的顯色瓊脂培養基問世,更有助於此兩類菌的偵測。
7除了對各個章節提供更新穎的資料外,對不同檢體的培養作業流程、CLSI藥敏試驗方法最新的判讀標準更提供了新的資訊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