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振造影掃描儀(MRI)不具輻射,是非常方便進行人體任何角度切面成像的設備,其最大優點在於提高軟組織的對比度及解析度,並利用不同參數呈現組織的特性。因此磁振造影對於骨骼肌肉系統與骨髓疾病及脊椎方面的病變之判讀,極有助益。此外,藉由磁振造影,亦使有關神經及心臟血管系統等組織結構及功能的研究分析獲突破性進展。為進一步與同好分享臨床研究心得並藉以切磋討論,施醫師特結合理論與台大醫院有關磁振造影在脊椎方面之各種病例,互相印證分析,著作「磁振造影於脊椎病變的應用」一書。並以中文出書,將嘉惠同好及後進參閱。……脊椎病變為相當重要之疾病,雖然歐美醫學院已有相當深入的探討,但東方及西方人體在疾病表現及對病人病程與治療的過程畢竟有相當大差異,施醫師能將台大醫院紛雜多樣的寶貴病例,包括典型、非典型,甚至於常被誤診的病例,分門別類,有系統的呈現給讀者,對於醫學教育上的經驗傳承及提高醫療服務品質,都極具正面意義。施醫師正當年富力強即卓然有成,堪稱後生可畏。筆者願藉此除感謝施醫師對台大醫院的貢獻之外,更期許施醫師能再接再厲,於未來繼續將研究成果著書立說以饗讀者。(摘自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序)內容概要:磁振造影之骨髓影像 ∕ 脊椎壓迫性骨折 ∕ 感染性脊椎炎 ∕ 缺血性椎體骨壞死 ∕ 手術後脊椎症候群 ∕ 脊椎腫瘤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