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舊版本的內容主要針對臺大醫學院在一九九○年代為了因應高齡社會的國民健康需求,進行醫學教育改革,建構全人健康照護模式,在理念、設計、運作、推展方面作說明與討論。此次就舊版本的內容做修訂,發行新版,主要的緣由是:臺大醫學院當年進行教育改革過程中建構的社區醫療群模式,於2003年臺灣發生SARS疫情之後獲得政府採納,在全國範圍逐步推展;而當年試辦的全人醫療取向的醫師培育模式也獲得政府採納,於2013年開始實施。這兩項模式被納入國家政策,為實踐全人健康照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希望透過新版本的發行,促成傳統健康照護型態的改變,為建立新型態的健康照護提供模式,共同努力,體現全人健康照護的理想。
本書新版本保留了舊版本中與健康照護系統重新設計相關的內容,另外就建立新型態健康照護模式在理念推展、人才培育及模式建構等方面做進一步的闡述。新型態健康照護模式要求醫療與健康並重,醫療專業不僅重視民眾在生病時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高品質醫療,也關注在平時提供正確有效的預防保健服務,還要進行民眾衛生教育,提升國民健康知能,鼓勵民眾承擔自我健康照顧的責任,而做好「基層健康照護」(primary health care)的基礎建設則是關鍵所在。
世界衛生組織為了因應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盛行對人類健康造成的衝擊,近二十年來,屢次在世界健康報告中鼓勵所有國家將健康照護體系導向強化基層健康照護的方向努力。基層健康照護的核心價值,在於透過社會行動達成健康正義,體現全民均健的理想,它並非傳統的臨床、個體性的考量,而是更具群體健康、政策取向的領域。